援藏三十载 携手共筑边疆情——《南京援藏建设志》出版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各对口支援单位和广大援藏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干部援藏、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组团式”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不断加大援藏力度、丰富援藏内涵、调整援藏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援藏工作,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号召,踏上墨竹这片热土,把墨竹当作第二故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深刻涵义,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把党中央的关怀、南京人民的支援厚植在雪域高原,为推动墨竹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落实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作出了巨大贡献。
即日起,“微墨竹”开设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专栏,专题报道南京援藏事宜。
3月,南京市首部记录对口支援工作的专题志书——《南京援藏建设志》,由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入南京市“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江苏省重点史志作品编纂出版资助项目,是集文字、图照、视频于一体的全媒体志书,全书约32万字、180余幅图照、16个视频。
1995年,南京市贯彻落实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地承担起长期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近30年来,南京市坚持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突出项目帮扶、产业帮扶、民生帮扶和人才帮扶,从“输血”“造血”到“活血”,填补了墨竹工卡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诸多空白,助力墨竹工卡县在拉萨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援建过程中,南京人民与墨竹工卡人民建立起深情厚谊,谱写了一幕幕“宁墨一家亲,藏汉人民心连心”的动人画卷。
▲1995年,南京市援建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
▲援藏干部慰问藏族群众
《南京援藏建设志》历时两年余编纂而成,全书设组织领导、干部支援、民生援建、产业援建、智力援助、交往交流、脱贫攻坚、援藏人物8章,前置概述,后缀大事记、附录和编后记,较为完整、系统地记录了南京援藏工作的光辉历程。全书记录民生项目近140个、产业项目近30个、智力援助项目近100个、互访活动260余次,同时,以“升格”形式记载墨竹小菜籽油特色产业“小组团”援藏、墨竹工卡县“南京班”、“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等内容,凸显南京援藏特色,多角度展现南京市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取得的辉煌成果;科学收录1995—2023年10批52名援藏干部、17批63人次援藏医生、7批25名援藏教师和30多批次专业技术人员名录及相关资料,首次公开1952—1988年南京市180名援藏干部人才情况等等,具有较高的存史、资政、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