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    注 册
    |        |    无障碍

甲玛镇精神文明创建优秀工作案例与理论研究成果总结

墨竹工卡县人民政府    2025年10月30日    来源:党建办    作者:吴朝鸿 访问量:

甲玛镇精神文明创建优秀工作案例与理论研究成果总结

一、优秀工作案例:甲玛镇“地企社协同+民俗文化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
(一)背景情况
甲玛镇作为工业大镇,常住人口5000余人,流动人口超1.8万,存在年轻群体多在矿企务工或外出导致参与度低、专业人才短缺、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镇党委依托松赞干布历史文化、藏汉民族团结等本土资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核心,联动矿区企业、村社组织,打造“地企社协同+民俗文化赋能”模式,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与民生服务、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二)做法和成效
地企社协同,构建共建共享格局。联合华泰龙、巨龙等企业组建专项志愿服务队,村社组织群众参与,镇政府统筹规划,形成“企业出资源、村社聚人气、政府抓统筹”的协作机制,2025年前三季度开展联合活动40余次,覆盖群众超2000人次。同时,邀请自治区级十佳基层宣讲员巴桑开展政策宣讲4次,提升群众对国家政策知晓率。结合企业职工需求,开展“职业病预防宣讲”“矿区健康义诊”等活动;针对村社群众,推进“送教上门”“普法入户”,企业职工与村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超10吨,营造“地企一家亲”的文明氛围。
民俗文化赋能,激活精神文明内核。围绕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6周年等节点,举办龙达村首届松赞赛马节、孜孜荣村“庆五一·迎五四”赛牦牛活动,融入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吸引群众3000余人次参与,让民俗活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挖掘擦擦文化、松赞干布历史资源,开展“书法比赛进寺庙”“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培养全镇居民文化认同感。在“3·28”庆祝活动中,评选“好儿媳”“民族团结家庭”等10余名先进典型,邀请“道德模范”“优秀人大代表”分享事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形成“争当文明标兵”的良好风尚。
阵地规范提质,夯实文明实践基础。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配备读书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改造活动开展场地,规范活动台账管理,确保每场活动“有记录、有反馈”,阵地使用率显著提升。针对年轻群体,引入“甲玛乡情”微信公众号推送文明实践动态形式,让更多年轻人知晓并参与其中;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收集需求,精准开展“困难群众慰问”“老人生存认证入户”等服务,全年帮扶困难群众300余人次,让文明实践“接地气、暖人心”。
二、理论研究成果:甲玛镇“文明实践+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理论
甲玛镇以“精神文明创建赋能基层治理”为核心,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治理工作深度融合。
把“环境卫生整治”“民族团结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作为基层治理的切入点,通过活动开展化解邻里矛盾、提升群众素养,以实现“文明创建与治理成效双向提升”。
该成果在甲玛镇“和美乡村”建设、安全生产排查等工作中成效显著。例如,在住房质量提升“春风”行动中,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宣讲政策,组织志愿者入户协调矛盾,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在环境整治中,以“文明实践日”为载体,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实现“集中整治”向“长效保持”转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以文明聚民心、以民心促治理”的实践路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吴朝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