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穿新衣是延续千年的新年习俗
藏历十二月初,西藏街头的服装店就热闹了起来,几乎每个藏家人都要制作一套属于自己的新年藏装。
过年穿新衣,在中国是个古老的习俗。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新年第一天“长幼悉正衣冠”;民国时候《平谷县志》记录,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所以穿新衣几乎成了新年的品牌。
过去社会,生活条件比较差,很多人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平时都不做新衣服, 因此春节过年才可以奢侈一把,享受这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新年开始,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过年穿新衣,就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
对于藏民族来说,藏历新年穿藏装是必不可少的。藏历十二月初,家里面的大人小孩就开始定做新年的衣服,他们有的自己手工缝制,有的到裁缝店,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样式。藏族人家对新年的欣喜感全都注入在了这五彩的藏装里。
过年时节,西藏的大街小巷,总会看到很多身着藏装的人们,从头到脚,帽子、裙子、手链、项链,满身的色彩与装饰,漂亮得让人挪不开眼睛。特别是藏历新年,藏家人更是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与金钱来准备过年的新衣。
藏历新年穿衣服,象征着新年新气象和吉祥如意。在西藏,初一的时候,人们基本不出门,但也要穿上新的藏装,初二、初三出门也要穿藏装,走亲串戚,也是一身五彩。
对很多人来说,穿上新衣,才是新年。
盛装的藏家人绝对是藏历新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雪域高原的人们用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锻造了一身隆重又漂亮的藏装。
头饰
大人戴帽子,小孩戴链子,都有一个共同点:美。
价格几百、几千不等的次仁金果帽子是基本是人手一顶,造型、刺绣、毛边,每个细节都精致至极。新年戴次仁金果,一图吉祥如意,二是可以通过帽子的颜色、图案及制作程度来表现藏族人民对藏历年的重视。
次仁金果通常是由家里当家人或者是长辈佩戴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会戴用金花缎、金丝带作为装饰的金丝冒,显得时尚。
和大人不同,小孩子根据地区不同,佩戴头饰也不同,在那曲、林芝、阿里等地区的藏族小孩,到了藏历年,他们会佩戴五颜六色珠子串起的头饰,而拉萨、山南市的小孩子过藏历年会戴简单一点的藏式帽子。
藏袍
在色彩斑斓的藏裙、藏服里面,低调但必不可少的是藏袍。
大多数藏家人在藏历年穿的藏袍都是氆氌制成,长辈一般穿黑色、藏蓝色和红棕色,由氆氌所制的藏袍,藏袍上有一些西藏特有的文化元素,一般代表平安、吉祥。男主人以前多穿“张巴”,一种由水獭、老虎、狮子皮毛制作的衣服,随着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后,改穿氆氌、丝绸和布做的衣服;女主人会穿多花色、翻领、无扣的藏袍,在藏袍上系上彩色的邦典。
邦典
藏式裙子又称“邦典”,是藏历年女性着装不可缺少的衣服饰品。
邦典是一种五彩的、细横线条的氆氇,它的原料与氆氇相同,均为羊毛,但比氆氇单薄、精致、小巧。藏族人用邦典来制作妇女的坎肩、围裙和挎包,或者镶嵌在藏袍边上,现在还用它装饰客厅的墙壁。
“邦典”不仅是藏族妇女生活上的装饰,也是一个女人成熟的标志。一位藏族少女长到15岁以后,家人就要择日为她举行成人礼。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头戴巴珠卡,腰部也第一次系上五彩的邦典,从这时开始,藏族少女才算真正成年。
藏靴
西藏,属于高寒气候,一双能踏冰雪、能抵风寒的藏靴在文化的演变中,已经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藏历年期间穿传统藏靴的主要是长辈。老人穿的藏靴款式较老,多为藏蓝色,靴底较软,在靴子里有放有一些对经脉有益的中草药,用来活血化瘀。藏靴为全手工制成,鞋底厚达10层以上,一个熟练的匠人也需要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制作。
年轻人对靴子的选择多了很多,很多皮质、现代的款式,甚至不少人也喜欢穿近年大热的“雪地靴”,不过到了新年这一天,有一双崭新的藏靴,是值得炫耀一整年的事情。
次仁金果、藏裙、邦典、藏靴,还不加上各种绿松石、红珊瑚或其他宝石,这一身华丽丽的装扮,不仅美,而且,贵。
在藏历新年,在西藏这个民族风俗浓郁的地方,一套五彩斑斓的新年藏装,更是增添了新年的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