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卡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市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探索建立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发生,确保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防贫返贫两大重点,坚持“未贫即防”“返贫即扶”的工作思路,建立近贫临贫预警、致贫返贫即扶、脱贫巩固的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标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盯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以及新冠感染疫情影响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分类界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侧重产业就业增收、激发内生动力、社会综合保障、金融信贷支持,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农牧民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易贫群众提升生活质量不致贫。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和“分户甄别、分类处理”原则。要根据入户调查情况,分户甄别、分类处理,特殊情况做好详细登记,备案审查。
(二)实行“谁走访、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要严格按照要求,逐户上门走访调查,完善纸质档案,层层把关审核。做到证据齐全、事实清楚、资料齐备、群众知晓、程序到位、公正公开,全程透明。
(三)坚持动态调整的原则。对符合标准的易致贫返贫风险农户要“应纳尽纳”,及时开展监测和帮扶,对于经过帮扶已经稳定脱贫的农户,或识别不精准的农户,要及时报告,申请退出。
四、界定对象
工卡镇辖区所有农业(家庭)户
五、预警程序
(一)农户申请。农户向村“两委”提出书面申请,对当前家庭发生变故且影响基本生活的,由家庭成员向村委会申报,同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二)日常监测。扎实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行动,组建由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组长、联户长以及党员结对帮扶等构成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队伍,坚持常态化走访核查辖区内农户,及时摸清情况。
(三)研判预警。由镇扶贫办每月汇总易致贫返贫风险农户名单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复核。根据复核结果,上报镇党委政府,并召开分析研判易致贫返贫风险农户会议,对于符合评定标准的,将名单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资格复审。同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进行分类预警。
六、动态帮扶
(一)对于易致贫返贫风险农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可通过产业就业、生态岗位增加收入,或纳入就业困难群体范围给予帮扶。
(二)对于无劳动能力且符合政策条件的及时落实抚恤金、五保金、低保金、养老金、残疾人补助、民政救助、高龄补贴等政策增加收入。
(三)对于单独分户生活的老人由乡镇负责向县级民政部门和其法定赡养人反馈,签订赡养人、被赡养人和村委会监督的三方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对有条件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镇政府和县级司法部门配合,通过公益诉讼落实。对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由县级司法部门组建“流动法庭"“院落法庭”,简易程序,快速处置。
(四)对涉及“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预警风险的,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综合施策解决住房及饮水安全保障;对突发重大疾病的脱贫不稳定人口,及时向县级卫健医保部门反馈,迅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边缘易致贫人口及时落实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民政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消除预警风险;对因学预警风险的,要在全面解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因贫辍学的基础上,采取帮助申请助学贷款、联系爱心人士助学、协调假期临时务工等方式消除因供养大学生存在的预警风险。
(五)对于存在遭遇重大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预警风险的,采取保险理赔、亲友帮助、社会捐助、民政救助等措施有效消除预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