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工卡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门巴乡2020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人民政府 来源: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门巴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9工作回顾

2019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门巴乡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各种有利发展机遇,按照区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扎实作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9年底,门巴乡共939户4093人,劳力1680人,牲畜23601头(只、匹),门巴乡现有耕地2992.5亩,草场126.7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23.65万亩。完成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约11865.15万元,其中一产收入8684.07万元;二产收入51.09万元;三产收入3129.98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095.31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瓶颈制约有效缓解。截至2019年底实施完工项目共9个:乡政府供电线路改造项目已完成;墨竹工卡县门巴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门巴乡仁多岗村综合市场建设项目;墨竹工卡县门巴乡波朗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墨竹工卡县直孔梯寺天葬台道路改扩建项目。在实施项目:拉萨环线旅游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门巴路段)为2019年新建项目,预计2020年年底完工,投入使用;门巴乡加油站建设项目乡政府已召开2次协调会,完成了初步选址、分红、入股等事宜,预计2020年年底开工建设;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卫生院建设项目,现已完成75%左右,预计2020年年底完工,投入使用;新建公租房2栋36套,现已完成70%左右,预计2020年年底完工;做好“措门公路”项目与349国道项目的协调配合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人畜饮水提升工作项目覆盖4个村10个村民小组,113户受益,预计2020年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二)以民生福祉为奋斗目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一是落实民生政策,解除后顾之忧。门巴乡农牧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除特殊原因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24人;医疗救助和住院报销都做到了及时准确,全乡2016-2019级大学生进行学费书本费住宿费按照报销比例进行报销,足额兑现低保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特困人员供养金,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金。二是按照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通过精准识别,全乡“十三五”初期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61户450人,后经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动态调整后,全乡国办系统十三五贫困户1525412019年2户5人脱贫后,全乡所有贫困户脱贫,现贫困发生率0%,错退率为0%,漏评率为0%,群众满意度为98%。全乡十项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全乡均已通电、通路、能够上网、达到通讯畅通和人畜饮水安全,全民参保;我乡建有文化站1所、卫生院1所、中心小学1所、农业银行营业所1所、兽防站1所;各村均有卫生室,幼儿园,农家书屋。

(三)以产业就业发展为主攻方向,特色优势不断拓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以农牧业科技投入为依托,稳步推进农牧业发展,加快技能培训、技术推广;科学合理安排围草养畜,扎实做好草畜平衡、畜病防治、草场补偿等关系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协调推进虫草采挖服务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力量,突出虫草采挖前、中、后期工作重点。前期主要把好采挖人员进点关,防止无证人员及持证人员携带酒品、饮料、包装食品进入采挖区;中期将重心放在对进出采挖区卡点的人员及车辆的检查,并组织协调各方力量于夜间对采挖区进行突击检查,针对无票人员,采取了罚款并当即遣返出境的处罚措施;后期主要协助各乡镇人员有序撤离,监督其对帐篷搭建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方齐心合力及一系列有效工作措施,虫草采挖工作圆满结束。据初步统计,2019年共有1286人进入采挖区采挖虫草,现金总收入约2170.36万元,人均增收1.7万元。三是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用规划指导开发、用开发打造精品、用精品树立形象”的思路,突出直孔文化游、德仲康复游、牧区风情游三张名片,全力打造墨竹旅游知名品牌,扩大德仲温泉知名度四是持续鼓励发展就业工作,门巴乡2016年到2019年往届高校毕业生共计76人(其中已就业74人,失业2人,其中一人正在转户口至那曲索县)。2020年应届毕业生29人,其中2人因病延迟毕业。应届毕业生区外就业意愿有3人,其中西藏周边就业意愿者2人,北京1人。目前全乡已实现转移就业259人,平均工资在3500元左右。

(四)以乡风文明为重点工作,多措并举,美丽乡村工作扎实推进一是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结合三大节日、“3.28”“七一”等时机,举办新旧西藏对比、升国旗唱国歌、感党恩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10余次,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使精神文明建设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二是加强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开展“净化环境,美化门巴”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推进“河长制”工作,对辖区内河道、湖泊、主干道路卫生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全乡共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60余次;切实加强乡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处理和垃圾定点、定片、定期清理工作,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直各部门积极帮助的结果,也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干部队伍不稳定,能力有待提高。就乡干部而言,存在留不住人、工作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就村级干部而言,年龄结构有所优化,能力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素质不高,文化偏低,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工作上还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收益不高。一产占比过重,且科技含量不高,二产发展非常缓慢、收入所占比例极低,三产发展形式过于单调。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对虫草收入依赖性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水平低,带动能力还很弱,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业整体发展缓慢。

(三)农牧民求发展、谋致富的意识不强。一是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等观念影响,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发展观念滞后,束缚了剩余劳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遇灾、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近几年,门巴乡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牧民增收缓慢、途径不多二是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投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乡镇化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乡镇凝聚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增强。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乡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既定安排部署,把握机遇、挖掘优势、强化责任、完善举措,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推动门巴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农牧民党员、流动党员的全面管理;注重运用纪检监督、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编织党员形象监督密网,促使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更大发挥,党员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二)兴产业增效益增强发展动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以农牧业科技投入为依托,稳步推进农牧业发展,加快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科学合理安排围草养畜,扎实做好草畜平衡、畜病防治、草场补偿等关系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大力扶持农牧民发展各类专合组织。

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用规划指导开发、用开发打造精品、用精品树立形象”的思路,突出直孔文化游、德仲康复游、牧区风情游三张名片,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扩大知名度。

持续抓好虫草采挖工作,严格虫草采集工作前、中、后期管理,加强对进入虫草采集区的人员、车辆、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加大对无票无证、不服从管理、破坏生态人员查处打击力度,加强环境卫生和草场植被保护宣传力度,协调各相关单位全力做好虫草采集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县虫草采集人员营造良好的采挖环境,确保全县虫草采挖工作完满顺利完成。

(三)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统筹产业项目发展,提高影响力,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提高项目收益率,增加就业岗位。

切实做好搬迁户后期服务保障,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力度,转变搬迁户思想,鼓励搬迁群众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文化技术水平,主动自主就业,提高家庭收入。

加强民生保障,确保社会保障全覆盖,贯彻落实“三大民生”工程,强化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社会保障兜底,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努力做到0返贫率;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服务技能,完善卫生规划和医疗体制建设,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免费体检覆盖率。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围绕大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精品乡村旅游、创建品种品质品牌、保障乡村产业发展要素、推行农牧业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等,加快推动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奶制品加工技术,提高奶制品深加工率,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规模化产业,提高门巴乡牦牛奶制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益。

(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传统宣传方式,还要跟上时代利用好微信等新兴宣传途径,同时每年组织义务植树、志愿清扫街道、清理牧场垃圾等活动,让群众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生态保护思想深入人心。

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牧区社会垃圾、卫生厕所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依托“河长制”等行动,加大辖区内环境卫生巡查力度,建立环境卫生内在竞争机制。

(六)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党员政治教育”“两学一做”“四讲四爱”“五有五好”学习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切实增强农牧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深入开展农牧区移风易俗,通过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养成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时代新风正气。

做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以及上级相关工作要求,打造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

壮大乡村文化队伍,提升乡村文化站等活动场所组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鼓励各村或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成立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增强农牧区基层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